missionary相关论文
洋商与传教士历史地被“捆绑在一起”。受地理位置与广州“一口通商”政策的影响,晚清时期广州商贸发达,中西文化交流频繁。地处广州......
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可以约略概括为从"朝代国家"向"民族国家"过渡的历程.在此历程中,除了西方武力入侵这一重要的强制因素外,由中......
明末清初西方天主教传教士传教活动的意义不限于宗教之畛域,它在科学、文化、艺术、哲学等人文知识领域在中欧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十七世纪以利玛窦为代表的传教士们采取了“学术传教”的方式.他们在中国学者的合作下翻译了一批西学著作,把西方的科学技术知识传入......
晚清以来,近代中国社会的关注点就是如何实现中国的富强以及保证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19世纪中叶后来华的德国传教士花之安,从学者......
传教士怀着极大的热忱和虔诚的信仰以大无畏的勇气只身来到鲁北的穷乡僻壤安置“十字架”,令他们始料不及的是,他们的宗教在这块土地......
本文基于西班牙语原始文献与墨西哥各大研究机构的汉学研究数据,对该国的汉学研究成果、发展趋势以及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
1895年 ,由传教士李提摩太翻译的《泰西新史揽要》(汉文版)在上海出版后 ,风行一时 ,不仅众多学堂用以作为世界历史教材 ,而且引起大......
明末清初基督教第三次传入中国,传教士在传播宗教的过程中把西方的某些科学知识传给了中国,同时也把所见所闻向自己的同胞作了描述......
德国同善会传教士安保罗不仅是传教士,也是儒学家。他认为基督教与儒学可以相互交融,孔子与耶稣可以为友,他还独辟蹊径,将中国传统......
李提摩太在华活动长达45年.1870年他作为英国浸礼会传教士奉派到烟台.1875年,改至内地青州,广交官绅,研习儒家及各教经典;山东发生......
近代浙江女子教育是以基督教传教士所办女子学校为发端。教会女校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带有“文化侵略”的性质,但在客观......
明清时期,随着西方人的到来,中国的穆斯林群体也受到西方传教士的关注,虽然这些关注都带有宣教的目的,但是在某种层面看来,传教士......
摘 要:1840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的门户被英国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陷入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英国同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西方传......
晚清,山东教案频发。从冲突双方的矛盾加以分析,原因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来自一个由官员、地方士绅、广大民众组成的大联合,主要有山东各......
《老子》又名《道德经》,由"道之体"和"道之用"两部分组成。作为"道之体"是要阐明形而上的"道"不仅是万物的本原,更是宇宙的最高法则,是现......
《全地五大洲女俗通考》由林乐知、任廷旭编译,上海华美书局1903年印行,这部译著较早引介妇女解放思想,推动了中国近代妇女的解放......
晚清时期河南南阳地区交通发达、商业繁荣,是传教士来河南传教的首选之地。到南阳地区传教的传教士除了正常的传教以外,还经常依恃......
近代以来,进入青海的传教士们在传播基督教义的同时,在当地为民众施医赠药、赈灾救济、兴办教育、引进农业品种和栽培技术、宣传科......
清末鸦片战争之后,西方的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也送来了西方近代的科技文明。教会大学是在东西方文化相互碰撞与融合的过程中产生的......
在近代中国,男女平等思想的最早输入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基督教会和传教士进行的。传教士对男女平等思想的介绍与传播,影响了一部分先......
明末西方逻辑的输入是中西文化第一次碰撞的产物.西方传教士在传播宗教的过程中也把西方的逻辑学介绍到中国.对于传教士来说,译介......
Weng Tonghe opposed the foreign invasion to China in name of doing missionary work and proposed to set up a Sino-Foreign......
西南地区是基督教宣教活动最典型的区域之一,这与清末民初基督教传教士在少数民族中的成功宣教活动有关。英国传教士柏格理是基督教......
近代以来,来华基督教传教士在传教的同时,开始关注中国穆斯林群体和伊斯兰教,传教士安献令就是其中的一位。他自清末以来就密切关注中......
宁夏近代基督教史研究较为薄弱,且舛误甚多。宁夏基督教史始于1877年1月6日,在晚清先后经历四个阶段,即第一次内地会时期(1877~1895年)、......
近代以来,传教士以传教为目的,在中国开设大量教会医院,创办教会医学堂,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技术精湛的西医,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西医在......
明末清初西学进一步传入中国,引起了中西方文化的第一次大碰撞.对此,中国士大夫们或全面崇拜西学;或完全排斥西学.而康熙皇帝则采......
随着基督新教的东传,美国长老会海外传道会于鸦片战争前后多次派遣传教士前往澳门,开展布道、学校教育、印刷出版等活动,制定相关传教......
鸦片战争前后,一些西方传教士和中国的仁人志士开始把西方自由思想传播到中国,给中国人带来了与中国文化不太相符的东西。踏上中国......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接受新知识的需要,汉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具体表现在口语文体的出现和大量新词的产生。来华传教士最......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之初,美国政府由于未掌握中国政局准确的情报,没有形成明确具体的对华政策。在此情势下,美国政府既与清政府交往,......
理雅各认为,《易传》并非孔子所著,这为其在翻译中植入基督教思想奠定了基础。在其《周易》译本中,他引入了上帝和原罪概念,显示了......
1830年2月,作为第一个被派到中国的美国传教士,裨治文与雅裨理同行到达广州。而后,传教士卫三畏和医生伯驾也先后于1833、1834年来......
鸡公山是著名的避暑胜地,近代鸡公山的历史与外国传教士紧密相关。20世纪初,因外国人擅自在鸡公山购地建屋,引发一场涉外纠纷,史称......
晚清教会学校的商务英语教学是在社会对英语人才需求日盛的背景下所做出的一种世俗化和功利化的选择。其课程设置发轫于以内容为基......
清末时期,在华基督教传教士以日本为典范,宣扬“西学”对日本社会变革影响的言论,对中国当时学习日本活动的兴起产生了一定的引导作用......
近代西方来华传教士在尽力播撒"上帝福音"的同时,对西北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颇为关注。他们积极兴建医院、诊疗所,培育地方医疗人才......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个非常引人瞩目的现象,即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联合一致,共同反对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尽管从表面上看,参加反......
译文选自约瑟夫.洛克传记的一章①,涵盖自1930年初至1933年底约瑟夫.洛克主要在云南地区的工作和生活经历,也包括这一时段内,他在......
晚清美国教会学堂是在不平等条约的庇护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然而,它所培养的学生,却具有较强的民族平等和民族独立意识.因此,他们......
晚清时期,英美两国来华传教士的作品中保留了丰富的中国法律史料,内容涉及法典演变、刑法、民事法制、诉讼法制以及行政管理法制等多......
和平队创建于20世纪60年代肯尼迪政府时期,它是作为一个对外志愿援助机构的面目出现的.之所以在美国出现这样一个援外志愿者组织,......
孙中山是现代中国民族和民主革命的先驱,青年时期求学于檀香山,后在香港专攻医学,在海外先后建立兴中会、同盟会等革命团体,与外国......
由于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本质和中西两种文化价值观念的分歧,近代西方传教士与中国绅士在价值取向、经济利益、政治特权和文化传播等......
基于法律的独特语境,“法律”概念的使用和翻译不可避免地是复杂的。在近现代随着各个民族国家交往的深入展开,这样复杂地使用和翻......
西方新教传教士自1860年来山东传教后,面对近代山东灾荒频发的局面,在基督教博爱精神与普世主义指引下,积极投身于山东灾荒救济。......
哈巴安德是鸦片战争后较早来到中国的美北长老会传教士,也是该差会在粤传教活动的开创者。在华期间,他主要在澳门、广州等地活动......
中国对西方法学的了解最早可追溯至16世纪中期,其后的三百年间,中国对西方法学的了解逐渐增加。尤其是鸦片战争爆发后,随着清政府......
1870年,监理会在苏州开创了教会事业。在此后的几十年间,监理会在苏州的传教事业是成功的。这些年的成功归因于监理会亲和地方社会......